人始终会死的,那为什么还有活着?这看似是个矛盾的问题,其实并不复杂。这个话题其实揭示了人生该怎么度过这样一个问题。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下:
1.哲学家眼中的生死观与芸芸众生的生死观是不一样的。
2.为什么芸芸众生不珍惜生命?
3.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人生观?
1.哲学家眼中的生死观与芸芸众生的生死观是不一样的。
哲学家眼中的生与死:辩证唯物主义认为,世界是物质的。物质决定意识,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。人也是由物质组成的,也是物质的一部分,人的大脑是意识的载体。
人之所以为人,是因为人有健康的大脑,没有意识和健康的大脑,那就是植物人。
生与死是对立统一的。生,乃是你作为人这个高度集合的个体存在的一种形式,死,乃是你作为人这个个体的发生了质的变化,但你并没有消失,而是转化为其他物质了,佛家中讲死亡就是化为了尘埃,所以物质不灭,永世存在,这就是生啊。
虽然人这个个体化为了尘土,但是精神永存啊。
综上所述,哲学家眼里,生与死是不矛盾的,只是物质的转化而已。生若无意识,生无可恋,生亦是死,物质不灭,死亦是永生。
芸芸众生眼中的生与死:我们普通人理解的生与死,指的是肉体的存在与消亡。肉体还存在,你就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。肉体没了,就是死了,从这个世界消失了。
但是,大家发现了没有,如果仅仅只是以肉体存亡来判断生死的话,那人与其他动物又有何区别?
所以,这就引出了我们下一个话题:为什么不能仅仅以肉体存亡来断生死?
展开全文
2.为什么芸芸众生不珍惜生命?
来看看我们的现实生活吧:
有的人,终日无所事事,好吃懒做,虚度光阴,生不如死。
有的人,滥杀无辜,目无法纪,形同禽兽。
有的人,稍有不顺,遭遇挫折,就想了断此生。
总结一句话:有的人活着,但他已经死了。
因此,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以肉体存亡来断生死的话,那就跟动物没有区别,而当你以动物的逻辑来行事的时候,你就毫不会珍惜他人的生命和你自己的生命。
这样看来,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是人,而不是普通的动物,才能脱离基于肉体来论生死的肤浅逻辑。
这样一推理,就引出了我们第三个问题:既然是人,那我们应该树立怎么样的人生观呢?
3.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人生观?
首先,要自重。珍惜自己的生命,珍惜自己的家人,尤其是你要知道,是你的父母带你来到世间。
其次,要奉献。多为他人奉献,帮助他人,最终你也会受益匪浅。
再次,要友善。对世界多些包容,多些耐心。
最后,要上进。我们都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颗小生命,宇宙之大,需要我们去探索,去学习,学到老活到老。
生命是如此的美好,绚烂如晨曦中的朝阳,芸芸众生,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种缘,彼此珍惜,造福他人,获得永生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